「吞嚥困難」泛指患者從嘴裡吞下食物的過程中遇到了阻礙,最直接的反應就是多喝些湯湯水水,好讓「卡」在食道的食物順水推舟地進入胃部,在日常飲食可以把乾飯(固態食物)改成稀飯(半液態食物),或改選牛奶或營養飲品(液態食物)等易於食用的型態以方便進食。對「吞嚥困難」患者或其照護者而言,如何正確、安全地吃藥?也有一些值得清楚並注意之處。
一、造成「吞嚥困難」的原因
吞嚥動作從食物入口,嚼碎後進喉咽、食道,往胃裡運送,這過程中若出了毛病,就會造成「吞嚥困難」,特別是喜歡吹管樂器的老人或罹患食道癌者,更可能引發食道憩室或咽膨出等疾病,進而影響食物的傳送。
自覺「吞嚥困難」者,建議先就醫確認病因。運動性和機械性障礙是形成「吞嚥困難」的兩大原因分類,前者是指支配吞嚥步驟所涵蓋的肌肉或神經出現了異常,吞嚥肌肉沒法正常輸送或神經失調,常見於中風後吞嚥困難、巴金森氏症等疾病。後者較常見於食道腔狹小,肇因或許是食道腫瘤、食道炎潰瘍結痂等疾病,造成食道的管徑縮減所致。
二、「吞嚥困難」者服藥時須知